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3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刘莎莎焦子宇张锐尹春芳詹裕敏)关于深圳,人们最常想起的是“快节奏”“高科技”“现代化”,却忘了它也是一座在山海之间低吟长歌的文艺之都。深圳博物馆的青铜在灯下呼吸,南山博物馆的飞天衣袂轻扬;转身,街角的咖啡香与滨海剧场的浪潮声同时抵达。在这座科技之城,随处可见的人文空间,大大小小,串珠成链,成为抚慰深圳人心灵的日常交响。我们推出《深圳文艺地图》策略股,记录这些璀璨或微小的珠光,邀您一起触摸这座城市最柔软的心跳。
r南山博物馆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r深博×南博
r穿越千年的文化双核
r步入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青铜的暗绿在灯影里呼吸,陶俑的瞳孔映出倒影,仿佛千年前的旅人正与来者交换姓名。转场至南山博物馆,灯光骤暗,耳畔驼铃摇摇。莲花藻井于头顶旋转,忽有羌笛一声,壁画上的商旅倏然起身,尘土与香料灌满胸腔……
r深圳博物馆、南山博物馆分列福田、南山中心,地铁直达,免费向市民开放。深圳博物馆成立于1981年,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同心路馆(古代艺术)、金田路馆(历史民俗)、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4处馆舍,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南山博物馆,2018年开馆,隶属南山区政府,占地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区县级博物馆之一、深圳单体最大的区县级博物馆;馆藏9000余件(套),年均引进国际级临展1-2个。
r数据印证口碑:2018年南山博物馆开馆首年接待观众近35万,2024年全年接待量达680万,在全省范围内博物馆中位居第二;深圳博物馆则以国家一级馆的身份稳居城市文化旗舰,2023年接待人数位列全国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前列,两馆串起“福田—南山”文化走廊,被称为“深圳最热门文化坐标双核”。
r益文书局
r国际化阅读新空间
r在中心书城北区首层,一个由红、黄、蓝三色交织而成的阅读空间引人注目。这里是益文书局,一个专营外文原版进口图书的特色书店。与其他书店不同,益文书局以多元化的国际视野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为读者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空间,更因其卓越的空间设计荣获2025年德国iF设计大奖。
r走进益文书局,书架上整齐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文原版书籍,涵盖人文社科、前沿科技、艺术设计、生活方式、精品童书等多个类别,既有文学经典,也有畅销社科读物,还有丰富的自然图鉴、设计年鉴和儿童绘本,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兴趣。
r益文书局虽面积不大,却通过巧妙的空间规划,划分出主题资讯墙、咖啡吧、儿童绘本廊、文化交流桥、文化展览区、阶梯活动区、阅读休闲平台7大功能区,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益文书局不仅是一个购书场所,更是一个文化社交空间。这里经常举办艺术沙龙、作家分享会、外文读书会等活动,吸引了许多外籍人士、留学生和本地文化爱好者参与。
r深圳音乐厅举办音乐会 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r深圳音乐厅
r高雅艺术的“必打卡地”
r在深圳福田中心区的福中一路2016号,风景秀美的莲花山旁,由日本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的深圳地标性建筑——深圳音乐厅静静伫立于此。漫步于开阔的步道间,深圳音乐厅独特的“黄红青黑白”五色外墙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五行理念,并与现代化的城市风光彼此呼应。在这个以卓越声学效果而闻名的演出场馆,高质量的音乐演出定期上演,与多样的公益音乐活动共塑城市人文底蕴,是深圳市民和游客享受高雅艺术的“必打卡”之地。
r值得一提的策略股,是深圳音乐厅演奏大厅内“镇厅之宝”——一台高16米的管风琴。这台“巨无霸”不仅具备了罕见的东方亭台楼阁样式,与整个演奏大厅和谐融为一体,成为艺术家登台演出时的恢弘背景,更因其目前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系统、可发出的千万种音色,成为了吸引海内外管风琴名家纷纷来深献演的理由之一。
r福田文体中心·梦工场
r青春涌动的文艺综合体
r从地铁9号线香梅站B口出站,沿着绿意盎然的城市街道缓步前行,在不远处的街角转弯,福田文体中心·梦工场便在树影斑驳中显现。
r福田文体中心·梦工场是全国首家青年主题文化馆,面积约7299平方米,以青年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设有“福田24小时自习室”、元宇宙体验空间、虚拟演播厅、DJ体验空间、录音棚、乐队排练厅、沙龙区,以及一个容纳540个座席的中型剧场。
r根据青年群体多元文化需求,梦工场定期举办Freestyle mixing混音大师秀、“电音风暴”DJ混音趴、“舞所不能”深港澳青少年街舞大赛等品牌活动,与孟京辉戏剧工作室、开心麻花等团队长期合作,开展星梦剧场演出伙伴计划,定期提供青年喜剧、先锋戏剧、潮流展览、艺术沙龙等特色活动,致力于打造集时尚、潮流、艺术为一体的一流青年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
r荷·美空间
r荷香书香完美交融
r沿着罗湖区洪湖公园蜿蜒的赏荷栈道前行,穿过一片鹭鸟翩跹的荷花池,一座掩映在碧波中的文化空间跃然眼前——这就是“荷·美空间”。步入室内,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落在书架上,临窗而坐,眼前是荷塘与城市交织的独特景致:近处莲叶田田,远处高楼林立,自然野趣与现代都市在此完美交融。
r“荷·美空间”总面积约700平方米,分为荷合书院、清荷讲堂、自然课室和洪湖展厅四大功能区域,是一个集阅读、展览、休闲、科普教育、文化活动等服务于一体的公共休闲空间。其中,“荷合书院”是由洪湖公园与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打造的公园里的公共图书馆,现有藏书超万册,内容涵盖儿童绘本、青少年读物、亲子教育、人文社科、艺术鉴赏和生活百科等多个种类。作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荷·美空间”依托各功能区域,常态化开展阅读推广、阅读讲读、自然教育、社群活动、艺术赏析、公益讲座、文化交流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r华侨城创意园
r文艺范拉满
r华侨城文化创意园是深圳年轻人的青睐之地,同时也是游客慕名打卡的网红之地。它位于寸土寸金的华侨城片区,沿路商圈密集,毗邻片区内著名景点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欢乐谷等,并与片区内的何香凝美术馆、华·美术馆共同构成了华侨城的“艺术三角”。
r华侨城创意园原来是一个工业区,但在2000年开始引入创意产业,成为国内少数真正有文化产业的创意园,一直保持着高人气。这里有许多有格调的小店和有趣的展览,非常适合闲逛。
r园区内各处散发着文化和艺术交融的气息,或许是在一个不经意的转角,又或许是抬抬头,便会发现惊喜。OCAT深圳馆、O·POWER、B10以及画廊、各种颇具特色的艺术品店、概念餐厅等,让创意园“文艺范”满格。
r万象天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r万象天地
r潮流与科技无缝交织
r地铁1号线高新园站A口一抬眼,23万平方米的“立体城市”——深圳万象天地,像一部城市更新的立体长卷,在旧与新、破与立之间徐徐展开。
r一段大冲旧村的青砖残墙被保留下来,像时间遗落的诗行;80米折线LED屏在夜色中滚动着霓虹,把现实与赛博折叠成同一帧;开放式里巷与封闭式mall无缝交织,每一次转弯都像翻开新的章节。文艺气息在这里从不缺席。万象天地剧场是一座会呼吸的“黑匣子”,先锋话剧、实验舞蹈、即兴爵士……舞台与观众席同呼吸。每个人都可在这座23万平方米的立体城市里找到专属节拍——万象天地用潮流、科技与温度,把“逛街”升级为一场永不落幕的盛夏派对。
r蛇口海上世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r蛇口海上世界
r诗意栖居
r蛇口海上世界是一天24小时都能收获浪漫的宝藏地。白天的慵懒咖啡配海风,观看各种风格鲜明的展览;夜晚的烟花水幕与霓虹,在滨海栈道追日落,每一帧都写着“人间值得”。
r坐落于南山区蛇口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由曾获普利兹克奖的日本设计师槇文彦倾力打造,在建造之时就已被《孤独星球》评为2017年度全球“十大值得期待新开目的地”。艺术中心的主体空间分别面向三重视野:山、海、城市,即面朝蛇口海湾、背靠深圳大南山、周边环绕着城市景观,这座为深圳定制的建筑立刻成为了当地必打卡地标。
r迁鸟书吧
r阅读与自然共鸣
r在深圳湾公园观鸟胜地,藏着一处独特的文化空间——迁鸟书吧。它不仅仅是一家书店,更是一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栖居地。临海而建的书吧,一侧是浩瀚无垠的碧蓝海面,另一侧是郁郁葱葱的城市公园,它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建筑,更在于其与周围自然环境的深度融合。每当清晨或傍晚,海风轻拂,鸟鸣四起,书吧便成为了读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绝佳场所。
r书吧的屋顶还特别设计了观鸟平台,读者可以在此用望远镜观察候鸟迁徙,感受季节更迭。
r迁鸟书吧会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如自然摄影展、环保主题读书会、青少年自然教育课堂等。值得一提的是,书吧还收藏了全球候鸟迁徙路线的研究著作,以及观鸟爱好者手绘的鸟类观察笔记,供自然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查阅。
r大芬油画村
r流动的画廊
r走进大芬油画村,仿佛踏入一座流动的画廊。艺术在这里不是高高在上的展品,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处可见、随手可触,每一个转角都可能遇见新的灵感。
r大芬油画村位于龙岗区布吉街道,是一座集创作、生产、销售、交易、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完整油画产业链聚集区,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在仅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200余家画廊和门店密集分布,约8000名油画相关行业从业者在此安身立业,辐射从业人口超过2万人。这里不仅是油画的创作高地,也是全球重要的油画交易集散地。
r大芬村本是一个有着三百余年历史的客家自然村,从上世纪80年代起策略股,大批艺术创业者在此扎根,推动了大芬从画室作坊到专业市场的蜕变。经过三十余年发展,这里获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首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区”等多项荣誉,成为全国最大的油画生产和交易基地,也是深圳文化产业的一张重要名片。
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